走进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的水蛟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蓝天和悠闲的白云,曲折的小径如丝带般蜿蜒,通往一个个风格各异、宁静雅致的庭院。在这些庭院中,三五游客嬉笑成群,享受着香浓的咖啡和精致的美食,悠闲的生活气息萦绕在空气中。这样的和谐画面,离不开水蛟村在党委书记董国效的引领下发展庭院经济的努力,近年来,村级集体经济蒸蒸日上,2024年更是实现了收入120万元的骄人成绩。
水蛟村不仅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更因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举措赢得了广泛赞誉,殊荣得以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称号。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切的背后,都与村里的党委书记董国效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黎族聚居的少数民族村庄,水蛟村位于三亚的中南部,距凤凰国际机场不过三公里,村庄拥有1099户12887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资源匮乏,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以前,村民们想吃点什么都只能外卖,连个饭店都没有。”董国效回忆起以往的村子,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要改变这一现状。
2021年董国效担任水蛟村党委书记,他在村中走访时,听到村民们发出的声音,他开始思考如何结合村民的需求与村庄的现状来发展。这时,他目标明确:通过引入“庭院经济”,既能美化庭院,改善居住环境,更关键的是为村民开辟新的经济收入来源。
“水蛟村不仅历史悠久,还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机场和高速公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他知道,只要找对了当下游客的生活体验需求,发展庭院经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不过,面对初期的村民质疑和普遍的顾虑,董国效决定以身作则。
起初,很多村民对这个新事物持怀疑态度,村民们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改造?如果赔了钱,谁来负责?”董国效并没有退缩,反而选择了从自己身边开始改变。“赔钱算我的,赚钱就算给大家打个样。”他找到自己的哥哥,亲自参与到庭院的改造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董国效巧妙利用了村民们廢弃的木材,通过一番设计,打造出一个既实用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水蛟小院”,吸引了各地游客的光临。他不仅将被遗弃的水井改造成喷泉景观,为庭院增添生动的气息,还增加了不少享受用餐的小桌椅,变废为宝的理念引起了全村的关注。环球360入口
水蛟小院一经开业便大受欢迎,游客们络绎不绝,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村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自家小小庭院,也可以是致富家园!”在董国效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行动。随着村里推出的促进庭院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年轻人纷纷回乡发展。
罗智科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他曾在免税店做着收入可观的导购,却选择回到水蛟村开一家烤肉小院。经过董国效的细致工作,他的父母逐渐接受了这个提议,最终“半日闲谈小院”顺利开业,获得每月1-2万元的收入,罗家人从原来的“担心”变成了如今的“骄傲”。
如同病毒一般,棕榈生态农庄、漫时间咖啡、宠驿小院等小院也在村中相继崛起,村民们纷纷抓住这一机会,在自家门口实现经济创收的希望与梦想。
水蛟村的庭院经济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一系列成功的尝试,村民们的收入显著提高,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街道干净整洁,生活秩序井然。
伴随着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董国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探索了“科研机构+企业”的模式,引入了三亚田舒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田舒乐共享农庄”,为村庄增添了新的产业机会;同时与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紧密合作,开发独特的农事体验产品。
水蛟村庭院经济协会在2023年3月成立,至今已吸引了88户农户加入。年轻的返乡者们在这里共同探讨、交流经验,让这一成功模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应用。
2023年12月19日,水蛟村被推选为天涯区庭院经济发展的典范,现场颁奖仪式更是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正如董国效所说:“我们将不断探索,实现共建共富的目标,让水蛟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在这些新兴模式的尝试中,水蛟村正在用自己的经验为新农村的建设开辟新的思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