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360本报评论:推动大环保大宣教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23-07-14 21:24:22    浏览:

[返回]

  如果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那么生态环境的适宜环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应该是理想生活最基本、最起码的条件。试想,如果一味追求不择方式的发展,导致出现空气难以呼吸、水源不能饮用、土地上长不出作物的情况,这还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的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反思自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生态环境部门的切入口在哪里?有哪些主要抓手?在笔者看来,以大环保和大宣教为切入口,推动人们共同携手,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建设美好中国的实践者,不啻为一条有效途径。

  形成大环保格局,是生态环境工作者的迫切希望,也是生态环境部门一项主要的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一系列制度举措,大环保格局收效明显。但讨论起大环保,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对此仍有不少误解,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生态环保责任。

  环球360

  实际上,保护生态环境绝不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的责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权利,而保护生态环境的权力是一种公权,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不是争来的,而是全人类的紧迫共识;保护生态环境不单单是生态环境部门的责任,也是各职能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承担的责任。

  大环保格局正在形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环球360,促进大环保形成的体系还需充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简称生环委)是各级党委政府抓好生态环境工作的有力抓手,但具体工作方法还不够清晰精准,生环委办公室的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方法在大部分地方尚未以正式文件确定。生环委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充分发挥作用。此外,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生环委和主要领导在具体工作中,对一些促进形成大环保格局的法规制度加强执行,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从而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权力与权威。

  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家史”的同志都知道,生态环境工作是靠宣传教育起家的。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环球360、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正因此,抓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大宣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环球360

  当前,世界地球日、六五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等宣传正在不断地融合、提高着人类的共识和认知。建设美丽中国,还需要推动生态环保大宣教更进一步,在“提高层次,硬得有理,深入人心”上做文章。

  组织、宣传、教育等主要相关部门必须落实法规制度明确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职责和任务,尽快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并计入相关考核。生态环境大宣教必须站位高、受众广,宣教的方式方法应当与时代接轨,紧贴实际,守正创新,深入人心,在网络平台、新媒体占据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影响力,让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一。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科学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需要大环保和大宣教两只有力的推手共同发力。我们希望看到大环保与大宣教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推动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共同促成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格局。

  环球360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