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论坛三丨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风景园林与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6-30 10:32:12    浏览:

[返回]

  爱游戏电竞爱游戏电竞4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风景园林与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论坛在长沙市成功举办。论坛聚焦双碳目标,围绕园林绿地碳汇、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等进行研讨。

  风景园林与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论坛分享专家分别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园林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蔡文婷、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谢军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潘勇军、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城市土壤研究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胡艳燕、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严伟工作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伟、上海市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桂莲、昆山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程瑞霞、南开大学博士生杜志博。论坛由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李延明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孟伟庆教授主持。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园林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蔡文婷

  在公园城市目标指引下,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碳中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要求的有效手段,对缓解城市固体垃圾处理压力、减少过程能源消耗、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她所在团队编制出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团体标准《公园城市评价标准》,明确了公园城市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此外,针对我国目前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率低、处理模式单一,现实需求突出等现状,她所在团队充分发挥园林、环卫专业融合优势,秉承“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和实用”等原则,对标国际,开展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方式和全过程处理模式研究,并面对新时期的新需求提出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的未来发展建议。

  介绍了气候变化与碳中和的关系、明确了城市园林植物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的碳中和目标。从植被角度较为系统地讲解常用气候统计模型、动态植被模型、遥感模型应用原理与特点,还从植物个体角度介绍了IPCC碳库差别法的原理及其植株个体生物量估算步骤。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与注意事项及涡度协方差法,该方法基于微气象学原理,可通过三维风速、气体浓度和水分脉动的观测来实时非破坏性获取痕量气体、热量和水分的通量,从而可得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上述介绍,有望为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碳汇计量提供方法参考。

  城市绿地植被是影响城市碳储量的关键因素,是维持城市碳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准确量化和测算城市绿地系统树木碳储存和碳固定量是将城市林业纳入地方气候行动计划和碳补偿市场的基础,对准确认识城市植被碳汇功能及城市化背景下科学绿化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城市树木冠层覆盖的碳储存和碳固定的计量方法,计量广州城市绿地系统的树木冠层覆盖与其碳储存和碳固定的转换系数,估算城市公园绿地树木的碳储存和碳固定及碳收支平衡状况,评价其碳汇/源功能量,以期为后期城市绿地碳功能估算与评估提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新计量方法及基础数据。

  从近年来重庆市利用城市有机废弃物处理产物开展园林土壤质量提升工作的系列案例分析出发,结合近期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园林行业发展的需求,探讨了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需求和困境,并提出了园林绿化垃圾与其他城市有机废弃物进行协同处理并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从全国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项目案例出发,分享了全球范围内碳中和共识之下,碳中和主题公园设计和建设的思路、经验和创新技术体系集成探索。

  从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政策的背景出发,立足于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的监测实践,介绍了上海城市林业管理体系、数据体系、模型体系、技术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支撑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结合遥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研究城市绿地碳汇的智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开发了一套城市绿地碳汇及生态效益智能监测平台;最后,提出了巩固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碳汇能力的关键技术攻关方向。

  结合住建部关于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的要求,介绍了昆山市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向的确定以及绿化废弃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的体系化建设情况。昆山的“全市域处置、生态化循环”的资源化处置体系,实现了本地绿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达到“减碳、固碳”的作用,形成了可推广的“昆山模式”。

  基于近几年生物多样性与碳循环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利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了生物多样性与碳循环相关性发展脉络、热点与趋势演变及未来发展方向。共同关注两大主题研究大致分为3个时期,呈现未关注二者相关性--零散关注二者相关性--重点研究二者相关性的特征;相关性研究时期又可分为3个具体阶段,呈现无明显共同主题-关注二者整体提升-聚焦二者权衡协同的特征;具体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特点,研究尺度、地理位置、分析的分类群及测定指标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循环协同研究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风景园林与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论坛聚焦“双碳”目标,8位报告人围绕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绿地碳汇等热点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既有前沿的理论研究,也有应用技术研发,还有低碳发展相关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实践,全方位地从产、学、研全链条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广大风景园林同仁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今后更加深入地开展低碳发展相关研究,加快中国风景园林科技创新步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服务于增进民生福祉的伟大事业。

  原标题:《专题论坛三丨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风景园林与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