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增连云港、淮安、如东3个省生态园林城市

发布时间:2023-03-01 18:39:26    浏览:

[返回]

  2023年2月25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正式命名连云港市、淮安市、如东县为“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

  自2017年将创建“省园林城市”升级为“省生态园林城市”以来,江苏省全面构建高质量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打造高品质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彰显江苏园林园艺特色,提升园林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了各市县积极响应与务实推动。目前,全省共有省生态园林城市19个。通过创建,各市县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更好服务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

  自启动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连云港市、淮安市、如东县坚持生态优先,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大力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成一批高品质绿色开放空间,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空间品质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城市发展战略,突出自然禀赋特色,建设“山、海、城”相依,“水、绿、田”交融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大力营建“乐享园林”空间,通过规划建绿、生态修复、拆迁增绿等方式,建设和安湖湿地公园、月牙岛湿地公园、新丝路零点公园等高品质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系统推进口袋公园体系化建设,编制《口袋公园建设指南》,印发《口袋公园三年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挖掘闲置地、退让地等小微空间,建成一批品质优良、功能完善的口袋公园。依托城市河道打造滨水生态绿廊,实施玉带河、东盐河、排淡河、沙汪河等生态廊道建设,建成滨水绿地1600多公顷,初步实现“绿带环绕、碧水润城”目标。推进花园街巷建设,大力实施林荫路和立体绿化建设。积极开展盐碱地绿化研究与实践,编制《盐碱地园林绿化建设导则》,进行原土绿化实践,完成创智绿园、云湖公园、和安湖湿地公园、琴岛天籁等盐碱地绿化。依托地域资源优势,通过进山、近海、串园、亲水等方式, 建设“山海胜径、港城绿途”全类型特色绿道,串联市域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点,打造“山海绿韵宜居地 花果飘香福禄洲”。

  突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绿廊绿道贯通,着力人文历史景观打造,因地制宜建设亲水平台、“四行系统”,重点实施了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历史街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广泛推广应用特色“自衍花卉”,推动古老月季品种、珍贵乡土植物、乡土适生树种的研究培育和推广应用,建设了淮安特色“月季小筑”城市文明微客厅20处,城市“颜值”不断刷新。注重城市绿色小客厅、小微游园、口袋公园等建设,新建了清华园、海棠苑、虹桥游园等“城市绿色小客厅”40多个,改造提升华兴桥游园、随想园等“口袋公园”20余个,搭建城市区域性的绿色公共平台。推进“公园+”智慧园林建设、特色景观打造、园事花事活动开展,精心策划组织桃梨风光赏花节、郁金香花展、科普夏令营和相亲会等游园活动60余项,创新开展春季赏花、科普宣传等网上“云直播”活动。着力建设城市生态绿色综合体,形成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片的整体景观效果,打造“四水穿城两湖绿,简约如诗自然风”的现代特色园林城市风貌。

  根据“扶海绿洲,水韵如东”的整体思路,以“三河六岸”工程为支撑,将环绕城市的如泰运河、掘苴河、掘咀河三条河流两侧10-200米范围和支流共13个区段,河道总长15公里,通过新建生态岸坡、河道清淤、沿线截污、水生态修复对现状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恢复城市水生态。利用三条河流滨水公共空间串联沿河滨水绿地、广场商业空间,使城区公园绿地与周边绿地相连,形成了以水网为主题的连续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以“三河六岸”水域文化为载体,打造城市新地标,形成“一心、五脉多廊、水绿成网” 的城市绿地生态格局。在河道两岸建成园路、骑行绿道、亲水漫步道,总长度约30公里, “虹桥咀公园”“关西咀公园”“清园咀公园”“南闸咀公园”“三河咀公园”通过绿道进行线性连通,将长江路、雁行路、人民公园、青年公园等具有较大生态价值的城市空间通过绿道整合串联,使“城市绿道”成为城市空间的生态廊道、健康步道、民心通道,成为市民游客生活、休闲的新型城市会客厅。新增廉洁主题文化园、法治文化广场、龙王河滨水游园、玉带公园等20 多个中小型主题游园,满足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需求。运用榉树、栾树、巨紫荆、樱花、重阳木、大叶女贞、红叶石楠、栾树等乡土树种建成城市“林荫绿廊”。爱游戏电竞爱游戏电竞

搜索

网站地图